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2-29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如何正确应对电梯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正确应对电梯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04 15:15:36浏览次数:1314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扩张,高层建筑已成为住宅的主流,乘用电梯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电梯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期电梯事故高发,对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使用环节的安全责任落实上仍存在差距,现实中不少企业在电梯使用管理中不重视安全,或多或少存在着未落实管理机构,未落实责任人员,未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设备未登记注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未按要求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紧急救援措施,不按时申报年检等问题。有不少企业还认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时电梯维保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的事情。

电梯安全监管

  2、电梯维护保养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不按时、不按规程保养,维保人员无证、无资质保养依然存在。

  3、 电梯乘客的使用安全知识相对缺乏。

  拿宿州市为例,宿州市电梯数量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7月底,共有电梯3442台,其中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62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强化电梯安全监管,开展“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电梯安全水平总体平稳。但随着电梯保有量、使用量大幅增长,电梯使用管理者安全责任主体落实不够明确、部分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乘客安全乘梯意识不强、检验不及时、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问题进日益凸显,特别是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电梯长时段、大客流、高负荷的使用,给乘客安全带来更大的风险,无论是发生电梯事故或者出现电梯故障,都已成为舆论的焦点。

  二、电梯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部分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强调低成本投入,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使用劣质电梯设备。

  2、部分电梯使用单位未按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一些法人代表觉得安全管理机构不是直接创造效益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也是随意指定,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新创办的民营企业。

  3、部分电梯安装、维修和改造不向质监部门告知,未经检验检测机构安全检验合格即投入使用。

电梯安全监管

  4、电梯操作人员未经培训上岗,违规操作电梯。目前,司炉工持证上岗率较高,而电梯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不容乐观,一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认为电梯操作比较直观,简单易学,操作人员无需培训即可上岗,因此无证上岗和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电梯安全事故苗头经常发生。

  5、少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检验检测工作不到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安全监察机构有的没有严格监管,有的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力,有的由于安全监察经费没有来源,存在以罚代管。检验检测机构,由的没有按照区域覆盖的原则落实设备定期检验。“抓大放小”,定检率达不到要求;有的发现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未及时向安全监察机构报告;有的设备未按规程、质保体系要求严格检验,检验检测质量不高。

  6.部分监管人员业务不精。机构改革后,特种设备监管机构、监管人员迅速增加,虽然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特种设备监察员基础知识培训,但特种设备专业性较强,新扩充的来自原工商部门的人员对质监业务尤其是特种设备比较陌生,离熟练开展安全监察工作仍有一段距离。

  7.电梯维修经费不足。上世纪80时代电梯开始进入中国,按照20年寿命计算,我国已进入电梯老化期,但国家关于电梯报废使用年限尚无明确规定。电梯运行维护需要相应费用支持,目前电梯物业管理费低,无专项基金,很难保障电梯日常开支和改造维修更新费用,特别是物业公司在运营不景气或电梯出现较大故障需要更换大的零部件时,物业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电梯安全就会面临考验。

  三、提高电梯安全监管水平的对策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明晰电梯安全各方责任,着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生产、经营、使用、检验等单位各负其责,社会监督支持的电梯安全工作格局,努力形成监管机制完善、安全措施到位、应急救援及时、问题解决有效的电梯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严格安全监管,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电梯安全事故。

  (一)明确电梯安全各方职责

  1、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修理进行安全指导和监控,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校验和调试

  2、销售单位应当销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要求,且技术资料齐全的电梯,应建立检查验收和销售记录制度,禁止销售未取得许可生产的、质量不合格的或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电梯;禁止销售电梯残次零配件。

  3、电梯使用管理者是指具有电梯管理权利和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电梯使用管理者为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对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负第一责任。

  职责: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随时与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者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有效的《电梯使用标志》;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乘客易于注意的显著位置;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应急救援电话和维保单位名称及其急修、投诉电话;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由持证的电梯司机操作;制定出现突发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措施与救援预案,学校、车站、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其他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条件和所使用电梯的特点,适时进行救援演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组织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监督并且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电梯安全教育和培训;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电梯、新安装的住宅电梯应当配置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并实施有效监控。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根据电梯使用状况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员,从事电梯安全管理的人员应当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4、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保证其维护保养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 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保方案,确保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针对本单位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设立24 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维修人员30分钟内抵达电梯实施现场救援;对电梯发生的故障等情况,及时进行详细的记录;建立每部电梯的维保记录,并归入电梯技术档案,档案至少保存4年;协助使用单位制定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对承担维保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要求,组织取得具有电梯维修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培训和考核记录存档备查;每年度至少进行1次自行检查,并且向使用单位出具有自行检查和审核人员的签字、加盖维保单位公章或者其他专用章的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安排维保人员配合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在维保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发现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单位,应当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得将业务转包、分包,或者变相转包、分包。

  5、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承担电梯安全法定检验、技术鉴定和风险评估工作,为电梯使用管理者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诚信的服务,对其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负责。检验、检测中发现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时,应及时告知相关单位,并立即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报告。

  6、电梯乘用者应当正确使用电梯。遵守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不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不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使用标志;不乘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运送货物时不超载;不做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

  7、监管部门职责

  (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质监、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电梯生产单位、维护保养单位、使用管理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定期检查,依法查处电梯安装、维保、使用、检验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负责相关作业人员的考核与评价,负责受理电梯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和调查、处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电梯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建立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对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

  (3)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能,督促各相关部门落实电梯安全工作的监管职责,参与组织电梯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

  (4) 物业管理部门(市、县房管部门,区政府指定承担物业管理职责的部门):负责受委托承担电梯使用管理的物业服务单位的行业监管,将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纳入物业服务企业年度考核;组织制定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用于维修、更新、改造电梯的具体办法,并监督实施。

  (5)工商部门:会同质监部门负责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示范文本的推行使用和监督检查;依法吊销被撤销许可的电梯企业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办理企业变更登记,依法查处电梯违法销售行为。

  (6)公安部门:负责电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电梯事故现场秩序和安全维护,依法查处破坏电梯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等违法行为,并实施电梯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7)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企业加强电梯井道综合信息通信网络覆盖,推广电梯物联网远程安全运行监控技术运用。

  (8)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门:负责统筹应急资源,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电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9)招投标管理部门:负责依法加强电梯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把好电梯招投标关,禁止质量低劣的电梯、国家明令淘汰的电梯、已报废的电梯进入招投标。

  (10)教育、卫生、旅游、交通运输、商务等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负责监督本部门所属行业领域的电梯安全管理,监督电梯使用管理者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义务。

  (11)金融管理部门:负责协调保险机构积极推行电梯第三方责任保险。

  8、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电梯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及重大安全问题的协调处理机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电梯安全监管职责,及时协调解决电梯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督促电梯使用管理者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协调相关部门处置电梯安全问题的投诉和纠纷,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辖区电梯安全工作。

  (二)强化电梯安全措施

  1、要严格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配备建筑物电梯,严格按照《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GB/T7025.1-3)有关规定,建设电梯机房、井道、底坑等土建工程,电梯安装完成后,必须经法定检验机构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电梯使用管理者要切实履行电梯安全使用管理职责。公众聚集场所电梯使用管理者要加强对电梯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监控值守。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规定的周期、项目和内容实施电梯维护保养,保证电梯安全性能。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电梯维护保养质量的监督抽查,建立和完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与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激励和退出机制,实施分类监管。

  3、建立健全电梯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机制。各级监管机构依据自身职责,要以电梯选型和配置、土建工程设计施工、招标采购过程以及电梯设计制造、销售、安装、使用、维修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等环节为重点,构建电梯质量安全全程监管链条。建立电梯各环节相关质量记录档案,做到“一梯一档”。发生电梯事故或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查明原因,依法处理;对涉及监管缺失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4、及时落实老旧电梯的修理、改造和更新。对不能正常运行、安全性能难以保证的老旧电梯,要及时修理、改造、更新。市质监部门应组织制订老旧电梯及其部件的修理、改造、更新等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电梯风险评估体系。电梯使用管理者应当建立电梯修理、改造、更新制度,及时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及其零部件。

  5、建立健全电梯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形成以使用单位为救援主体、维护保养单位为救援主力、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电梯应急救援体系。

  6、加大电梯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倡导公众文明安全乘梯行为,广泛普及电梯安全使用知识。教育部门应将电梯使用安全常识列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教材。宣传主管部门和有关新闻单位应将制作和播放电梯安全使用常识作为公益广告的重要内容。

  7、发挥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和经济保障功能。推进以使用管理者为参保主体的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鼓励和引导电梯使用管理者参保,逐步形成保险保障为依托的电梯安全风险救助机制。

  标题:如何正确应对电梯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82516.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49号
版权所有:中缆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英才网专业提供全国名企电梯工招聘信息,寻找电梯招聘网,请认准专业的电梯招聘信息网!(www.diantijob.com)本站人才及招聘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