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08 10:23:00浏览次数:15151次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研发生产销售电梯控制与驱动系统并服务全球电梯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下面是电梯招聘网整理的关于新时达S380故障代码分析,欢迎借鉴!
代码 |
内容 |
故障原因分析 |
02 |
运行中门锁脱开 (急停) |
运行中安全回路在但门锁不在 |
03 |
电梯上行越层 |
自动运行时,上下限位开关同时动作并且电梯不在最高层 |
上行中上限位断开 |
||
电梯上行时冲过顶层平层 |
||
04 |
电梯下行越层 |
自动运行时,上下限位开关同时动作并且电梯不在最底层 |
下行中下限位断开 |
||
电梯下行时冲过底层平层 |
||
05 |
门锁打不开故障 |
开门信号输出连续 15 秒没有开门到位(门锁信号不在除外),出现3次 报故障 |
厅门锁被短接故障: 电梯在门区,有厅门锁信号但没有轿门锁且有开门 限位(持续 1.5 秒)信号(仅对于厅轿门分开高压输入的有效) |
||
06 |
门锁闭合不上故障 |
关门信号输出连续 15 秒没有关门到位(门锁信号在除外),出现 8 次报 故障 |
连续 4 秒有关门限位与门锁不一致判定为关门超时(门锁信号在除外), 出现 8 次报故障 |
||
08 |
CANBUS 通讯故障 |
通讯受到干扰 |
终端电阻未短接 |
||
通讯中断 |
||
连续 4 秒与轿厢板 SM-02 通讯不上,报故障 |
||
10 |
上减速开关 1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单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顶层楼层高度位 置的 3/5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单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最短减速距离 |
||
运行过程中检查:单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100mm |
||
运行过程中检查:单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150mm |
||
停车时检查:单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上减速开关 位置 10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上减速开关位置 150mm,单层上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自动状态下,上减速开关和下减速开关同时动作,且电梯不在最顶层 |
||
11 |
下减速开关 1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单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底层楼层高度位 置的 3/5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单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最短减速距离 |
||
运行过程中检查:单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下减速开关位置 100mm |
运行过程中检查:单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下减速 开关位置 150mm |
||
停车时检查:单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下减速开关 位置 10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单层下减速开关位置 150mm,单层下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自动状态下,上减速开关和下减速开关同时动作,且电梯不在最底层 |
||
12 |
上减速开关 2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双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此开关所在楼层 高度的 3/5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150mm |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250mm |
||
停车时检查:双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开关 位置 15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开关位置 200mm,双层上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只安装了一级减速开关,但设置成有 2 级减速开关(参见 F182) |
||
13 |
下减速开关 2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此开关所在楼层 高度的 3/5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 开关位置 150mm |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 开关位置 250mm |
||
停车时检查: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开关 位置 15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开关位置 200mm,双层下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只安装了一级减速开关,但设置成有 2 级减速开关(参见 F182) |
||
14 |
上减速开关 3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三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此开关所在楼层 高度的 3/5 |
运行过程中检查:三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250mm |
||
运行过程中检查:三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300mm |
||
停车时检查:三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上减速开关 位置 25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上减速开关位置 250mm,双层上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只安装了一级或二级减速开关,但设置成有 3 级减速开关(参见 F182) |
||
15 |
下减速开关 3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三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此开关所在楼层 |
高度的 3/5 |
||
运行过程中检查:三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下减速 开关位置 250mm |
||
运行过程中检查:三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下减速 开关位置 300mm |
||
停车时检查:三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下减速开关 位置 25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三层下减速开关位置 250mm,三层下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只安装了一级或二级减速开关,但设置成有 3 级减速开关(参见 F182) |
||
16 |
上减速开关 4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四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此开关所在楼层 高度的 3/5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150mm |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 开关位置 250mm |
||
停车时检查:双层上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开关 位置 15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上减速开关位置 200mm,双层上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只安装了一级、二级或三级减速开关,但设置成有 4 级减速开关(参见 F182) |
||
17 |
下减速开关 4 错位 |
自学习后或上电时检察: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此开关所在楼层 高度的 3/5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 开关位置 150mm |
||
运行过程中检查: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 开关位置 250mm |
||
停车时检查:双层下减速开关动作位置高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开关 位置 150mm |
||
停车时检查:位置低于井道学习的双层下减速开关位置 200mm,双层下 减速开关未动作 |
||
只安装了一级、二级或三级减速开关,但设置成有 4 级减速开关(参见 F182) |
||
19 |
开关门限位故障 |
自动状态下开门限位开关和关门限位开关同时动作超时 1.5s 时间 |
20 |
打滑保护故障 |
运行中(检修除外)超过 F62(防打滑时间)设定的时间,平层开关无动作 |
21 |
电机过热 |
电机过热输入点有输入信号 |
22 |
电机反转故障 |
持续 0.5 秒出现倒溜现象(上行时速度反馈<-150mm,下行时速度反馈 >150mm) |
23 |
电梯超速故障 |
速度反馈值大于允许速度持续 0.1 秒,报故障 23。 当给定速度小于 1m/s 时,允许速度=给定速度+0.25m/s 当给定速度大于 1m/s 时,允许速度=给定速度*1.25 最大允许速度<额定速度*108% |
终端层以 0.8m/s2 减速度运行时,速度反馈持续超过减速度 0.1 秒,报 故障 23 |
||
24 |
电梯过低速故障 |
速度反馈值小于允许值持续 0.5 秒,报故障 24。 当给定速度小于 0.5m/s 时,允许速度=给定速度-0.25m/s 当给定速度大于 0.5m/s 时,允许速度=给定速度*0.5 |
27 |
上平层感应器故障 |
高速运行停车后,上平层感应器未动作。 |
上平层感应器动作大于最大有效保护距离或大于最大无效保护距离时, 报故障 27 当平层插板长度小于 300mm 时:最大有效动作保护距离=300mm的4倍 当平层插板长度大于 300mm 时:最大有效动作保护距离=平层插板长度 的4倍 当最高楼层小于 3 时:最大无效动作保护距离=最大楼层高度的 1.5 倍 |
||
28 |
下平层感应器故障 |
下平层感应器不动作 |
下平层感应器动作大于最大有效保护距离或大于最大无效保护距离时, 报故障 28 当平层插板长度小于 300mm 时:最大有效动作保护距离=300mm的4倍 当平层插板长度大于 300mm 时:最大有效动作保护距离=平层插板长度 的4倍 当最高楼层小于 3 时:最大无效动作保护距离=最大楼层高度的 1.5 倍 当最高楼层大于 3 时:最大无效动作保护距离=最大楼层高度的 2.5 倍 |
||
30 |
平层位置误差过大 |
停车时会对平层位置的误差做检测,当检测到误差超过该 F146 设置的 值时,报此故障。 |
32 |
运行中安全回路断 |
电梯运行中发生安全回路断开 |
35 |
抱闸接触器触点故障 |
主板对抱闸接触器无驱动信号,但输入检测点有输入信号(粘连故障) |
主板对抱闸接触器有驱动信号, 但输入检测点没有输入信号(不吸合故 障) |
||
36 |
输出接触器触点故障 |
主板对主回路接触器无驱动信号,但输入检测点有输入信号(粘连故障) |
主板对主回路接触器有驱动信号, 但输入检测点无输入信号(不吸合故 障) |
||
37 |
门锁故障 |
在开门限位信号动作时有门锁闭合信号输入 |
当设置有门锁继电器检测时,门锁输入点高低压检测不一致 |
||
38 |
抱闸开关故障 |
主板对抱闸接触器无驱动信号,但抱闸开关输入检测点检测到开关动作 |
(粘连故障) |
||
主板对抱闸接触器有驱动信号,但抱闸开关输入检测点检测到开关没有 动作 |
||
40 |
运行信号故障 |
一体机控制部分给出运行信号,而未收到驱动部分的运行信号反馈 |
42 |
减速开关动作错误 |
上行越层并且下一级强慢开关同时动作或下行越层同时上一级强慢开 关同时动作 |
45 |
提前开门继电器检测故障 |
提前开门继电器输出跟提前开门检测输入不一致超过 0.5s,Y14 有输出但 X17 没有输入;Y14 没有输出但 X17 有输入 |
49 |
通讯故障 |
驱动部分和控制部分通讯异常 |
50 |
参数错误 |
参数读取错误 |
54 |
门锁不一致故障 |
开门时,厅门锁和门锁高压检测点不一致 |
60 |
基极封锁故障 |
运行中检测到输出接触器触点断开立即关断一体机输出,并报 60 号故 障 |
61 |
启动信号故障 |
抱闸打开后,没有收到驱动部分返回的零伺服结束信号 |
62 |
无速度输出 |
启动后,电梯给出速度一直是 0 ,电梯不动。 |
68 |
自学习平层插板长度和平层 开关距离的组合不符合要求 故障 |
1)平层插板太长或太短.算法:(平层插板长度 + 平层开关间距)/2 小 于 100mm 或者大于 900mm. 2)平层区太长或太短.算法:(平层插板长度 – 平层开关间距)/2 小于 10mm 或者大于 100mm |
69 |
自学习的插板数与设电梯总 层数和层楼偏置数的设定不 一致故障 |
安装的插板数 = 预设总总数(F11) - 偏置实层数(F10)。但安装的插 板总数和上式计算所得的数值不同。 |
71 |
模块过流保 护 |
直流端电压过高 |
检查电网电源,检查是否大惯性负载无能耗制动快速停机 |
外围有短路现象 |
检查电机及输出接线是否有短路,对地是否短路, |
||
输出有缺相 |
检查电机及输出接线是否有松动 |
||
编码器故障 |
检查编码器是否损坏或接线是否正确 调整UV相,查看F233,F234参数的值 |
||
硬件接触不良或损坏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
变频器内部插接件松动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72 |
ADC 故障 |
电流传感器损坏 |
更换电流传感器 |
电流采样回路有问题 |
更换控制板 |
||
73 |
散热器过热 |
环境温度过高 |
降低环境温度,加强通风散热 |
风道阻塞 |
清理风道灰尘、棉絮等杂物 |
||
风扇异常 |
检查风扇电源线是否接好,或更换同型号风扇 |
||
温度检测电路故障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
74 |
制动单元故 障 |
制动单元损坏 |
更换相应驱动模块 |
外部制动电阻线路短路 |
检查制动电阻接线 |
||
75 |
熔丝断故障 |
电流过大导致熔断保险 丝 |
检查保险丝回路是否断路,或连接点松动 |
76 |
输出过力矩 |
输入电源电压过低 |
检查输入电源 |
电机堵转或负载严重突 变 |
防止发生电机堵转,降低负载突变 |
||
编码器故障 |
检查编码器是否损坏或接线是否正确 |
||
输出有缺相 |
检查电机及输出接线是否有松动 |
||
77 |
速度偏差 |
加速时间太短 |
延长加速时间 |
负载太大 |
减轻负载 |
||
电流限制太低 |
在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限流值 |
||
78 |
(加速运行 中)母线过 压保护 |
输入电源电压异常 |
检查输入电源 |
电机高速旋转中再次快 速启动 |
电机转动停止后再启动 |
||
(减速运行 中)母线过 压保护 |
负载转动惯量过大 |
使用合适的能耗制动组件 |
|
减速时间太短 |
延长减速时间 |
||
制动电阻阻值太大或没 有接 |
连接合适的制动电阻 |
||
(恒速运行 中)母线过 压保护 |
输入电源异常 |
检查输入电源 |
|
负载转动惯量过大 |
使用合适的能耗制动组件 |
||
制动电阻阻值太大或没有接 |
连接合适的制动电阻 |
79 |
母线欠电压 |
电源电压低于设备最低 工作电压 |
检查输入电源 |
发生瞬时停电 |
检查输入电源,待输入电压正常,复位后重新启动 |
||
输入电源的电压变动太 大 |
|||
电源的接线端子松动 |
检查输入接线 |
||
内部开关电源异常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
在同一电源系统中存在 大启动电流的负载 |
改变电源系统使其符合规格值 |
||
80 |
输出缺相 |
变频器 输出 侧接线异 常,漏接或存在断线 |
按操作规程检查变频器输出侧接线情况,排除漏接、断线 |
输出端子松动 |
|||
电机功率太小,在变频 器最大适用电机容量的 1/20 以下 |
调整变频器容量或电机容量 |
||
输出三相不平衡 |
检查电机接线是否完好 |
||
断电检查变频器输出侧与直流侧端子特性是否一致 |
|||
81 |
电机低速过 流(加速运 行中) |
电网电压低 |
检查输入电源 |
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
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
||
电机运转中直接快速启 动 |
电机转动停止后再启动 |
||
电机低速过 流(减速运 行中) |
电网电压低 |
检查输入电源 |
|
负载转动惯量过大 |
使用合适的能耗制动组件 |
||
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
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
||
减速时间太短 |
延长减速时间 |
||
电机低速过 流(恒速运 行中) |
运行中负载突变 |
降低负载突变频率和幅度 |
|
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
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
||
82 |
编码器故障 |
编码器连接不正确 |
更改编码器接线 |
编码器无信号输出 |
检查编码器好坏及电源供给情况 |
编码器连线断线 |
修复断线 |
||
功能码设置异常 |
确认变频器编码器相关功能码设置正确 |
||
83 |
停车时检测 到电流 |
电机停车时电流流动未 有效阻断 |
同步电机有溜车现象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
84 |
运行中速度 反向 |
运行时速度逆向 |
检查外部负载是否突变 |
编码器与电机相序不一 致 |
改变电机或编码器相序 |
||
启动时电机反转,电流 到达限制电流 |
电流限制过低,或电机不匹配 |
||
85 |
停车时检测 到速度 |
抱闸松,电梯溜车 |
检查抱闸 |
编码器受干扰,或编码 器松动 |
紧固编码器,排除干扰 |
||
86 |
电机相序错 |
电机线接反 |
反线或者调节参数 |
87 |
同向超速 (最大速度 允许范围 内) |
同步电机失磁状态产生 飞车 |
检查电机 |
同步电机角度自学习不 对 |
重新自学习 |
||
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 受干扰 |
检查编码器回路 |
||
正向负载过大或负载突 变 |
检查负载突变外界原因 |
||
88 |
反向超速 (最大速度 允许范围 内) |
同步电机失磁状态产生 飞车 |
检查电机 |
同步电机角度自学习不 对 |
重新自学习 |
||
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 受干扰 |
检查编码器回路 |
||
反向负载过大或负载突 变 |
检查负载突变外界原因 |
||
89 |
UVW 编码器 相序错 |
编码器连线有问题或参 数设置有误 |
检查接线或更改参数 |
90 |
编码器通讯 故障 |
编码器有故障 |
检查编码器接线并重做编码器自学习 |
91 |
abc 过电流 |
电机单相对地短路 |
检查电机及输出线回路 |
(三相瞬时 值) |
编码器故障 |
检查编码器是否损坏或接线是否正确 调整UV相,查看F233,F234参数的值 |
|
驱动板检测回路出错 |
更换驱动板 |
||
92 |
制动器检测 故障 |
输出继电器没有动作 |
检查继电器控制回路 |
继电器动作制动器没有 打开 |
检查制动器动力线是否松动断线 |
||
反馈元件没检测到信号 |
调节反馈元件 |
||
93 |
输入过电压 |
进线电压过高 |
检查进线电压是否和变频器匹配 |
开关电源电压检测回路 有问题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
94
96 |
UVW 编码器 断线 编码器未自 学习 |
编码器接线回路问题 |
接线端松动或者线路中有损坏断裂 |
同步电机未学习编码器 角度 |
进行编码器自学习 |
||
97 |
输出过电流 (有效值) |
过多时间运行在过载状 态下,负载越大,时间 越短 |
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如果运行后再次出现,要检查负载是 否在允许范围 |
电机堵转 |
检查电机或抱闸 |
||
电机线圈短路 |
检查电机 |
||
输出短路 |
检查接线或电机 |
||
98 |
Sincos 编码 器故障 |
编码器损坏或线路有错 |
检查编码器及其线路 |
99 |
输入缺相 |
输入侧电压异常 |
检查电网电压 |
输入电压缺相 |
|||
输入侧接线端子松动 |
检查输入端子接线 |
||
100 |
超速保护 (超过最大 速度保护限 制) |
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 受干扰 |
检查编码器回路 |
负载突变 |
检查负载突变外界原因 |
||
超速保护参数设置错误 |
检查参数 |
||
101 |
电机高速过 电流 |
电网电压低 |
检查输入电源 |
运行中负载突变 |
降低负载突变频率和幅度 |
||
电机参数设置不正常 |
正确设置电机参数 |
||
编码器参数设置错误或 |
检查编码器回路 |
受干扰 |
|||
102 |
接地保护 |
接线错误 |
对照用户手册说明,更正错误接线 |
电机异常 |
更换电机,需先进行对地绝缘测试 |
||
变频器输出侧对地漏电 流过大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
103 |
电容老化 |
变频器电容老化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104 |
外部故障 |
外部有输入故障信号 |
检查外部故障原因 |
105 |
输出不平衡 |
变频器 输出 侧接线异 常,漏接或存在断线 |
按操作规程检查变频器输出侧接线情况,排除漏接、断线 |
电机三相不平衡 |
检查电机 |
||
106 |
参数设置错 误 |
参数设置不正确 |
修改变频器参数 |
107 |
电流传感器 故障 |
驱动板硬件故障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108 |
制动电阻短 路 |
外部制动电阻线路短路 |
检查制动电阻接线 |
109 |
电流瞬时值 过大 |
Ia、Ib、Ic 不运行时三 相电流瞬时值过大报警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112 |
IGBT 短路保 护 |
外围有短路现象 |
检查电机及输出接线是否有短路,对地是否短路, |
113 |
一体机通讯 故障 |
变频器内部插接件松动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硬件接触不良或损坏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
114 |
充电继电器 故障 |
充电继电器损坏 |
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
三相输入电源电压瞬间 跌落值超过 30V |
检查输入电压跌落原因,将F253的值加大。设为95,105,175 |
标题:新时达S380故障代码分析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diantizhishi/17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