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5 10:53:31浏览次数:4004次
电梯梯群智能控制方式是最佳运行控制方式,是电脑技术在 电梯控制上的应用。由电脑根据客流情况,对梯群进行智能控制。所谓智能控制, 它能根据厅门召唤,给机群中每部电梯作试探性的分配。 其分配调度原则如下:
1、通常情况下,以等候时间最短为原则。
2、以心理性等候时间为基准,综合考虑各层的待机时间,以综合效果为原
3、避免超过60秒的长时间等候。
4、避免将召唤信号分配给满载性较大的电梯,以免给乘客造成焦虑失望感。
5、提高预告准确性,以达最佳服务。
将梯群中每部电梯的试探结果(心理性等候时间)进行评估,以确定指定的电 梯。应用电脑技术后,使平均待机时间减少15——20%。长时间等候(指超过60 秒)降低50%。预告准确率达99%。
电梯控制方式
独立远行电梯叫做单控;两台电梯联在一起就叫并联;两台以上电梯联在一起就叫群控。
并联和群控原理都是一样,但群控比并联更智能些(这种群控就是高层的电梯才会有设群控柜,一般电梯都带有并联功能,)
并联只是简单的利用电梯的就近原则,载完客后如果没有返基站功能电梯都是停在最后一个人离开的楼层,然后有人呼梯时,两台电梯经过比对哪台电梯离要去的楼层近就哪台走,(有的并联干脆两台直接到,当然并联也有考虑到顺向截止,同向优先停靠的)
群控
1. 1上高峰模式
在设置的时间内,全部电梯按基站层上呼优先权最大来提供呼梯服务
1. 2下高峰模式
在设置的时间内,一台电梯优先提供上呼服务,其余电梯分区优先提供下呼梯服务,最大限度地使下呼梯得到及时响应。
1. 3均衡模式
对电梯呼梯进行寻优分配,按照呼梯最短时间原则,进行呼梯指令的响应。
1. 4空闲模式
在均衡模式下在3分钟内无外呼内选,电梯将均匀分布于各区域的首层待命,以便一旦有呼梯时能尽快响应。
电梯处于故障、司机、检修、驻停、消防、专用状态时该台电梯将被排除群控控制。
电梯超载限制装置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当轿厢超出额定载重量时,能发出警告信号并使轿厢不能运行的安全装置。下面为大家介绍下电梯超载限制装置的几种形式:
(1)活动轿厢。这种超载保护装置应用非常广泛,价格低,安全可靠,但更换维修较繁琐。通常采用橡胶垫作为称重元件,将这些橡胶元件固定在轿厢底盘与轿厢架固定底盘之间。当轿厢超载时,轿厢底盘受到载重的压力向下运动使胶垫变形,触动微动开关,切断电梯相应的控制功能。一般设置有两个微动开关,一个微动开关在电梯达到80%负载时动作,电梯确认为满载运行,电梯只响应轿厢内的呼叫,直到驶至呼叫站点;另一个微动开关在电梯达到110%载重量时发生动作,电梯确认为超载,电梯停止运行,保持开门,并给出警示信号。微动开关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动轿厢底盘上,调节螺栓就可以调节载重量的控制范围。
(2)活动轿厢地板。这是装在轿厢上的超载装置,活动地板四周与轿壁之间的保持一定间隙,轿厢地板支撑在称重装置上,随着轿厢地板承受载荷的不同,地板会微微的上下移动。当电梯超载时,活动轿厢地板会下陷,将开关接通,给出电梯的控制信号。
(3)轿顶称量装置。 这种装置是以压缩弹簧组作为称重元件,在轿厢架上梁的绳头组合处设以超载装置的杠杆,当电梯承受不同载荷时,绳头组合会带动超载装置的杠杆发生上下摆动。当轿厢超载时,杠杆的摆动会触动微动开关,给电梯相应的控制信号。
(4)杋房称量装置。当轿底和轿顶都不方便安装超载装置时,电梯采用2:1绕法时,我们可以将超载装置装设在机房中。它的结构和原理与轿顶称量装置类似,将它安装在机房的绳头板上,利用机房绳头板随着电梯载荷的不同产生的上下摆动,带动称量装置杠杆的上下摆动。
标题:什么是电梯梯群智能控制方式?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diantizhishi/9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