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2-29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电梯制造企业将垄断维保市场

电梯制造企业将垄断维保市场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1933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目前,广州市平均一个月的电梯维保金额仅为300元,而香港每个月的维保额则为5000-6000港元,相比国外的差距更大。”吴宾说,这就是目前国内维保市场的现状。

广日股份副总经理吴宾告诉记者:“电梯行业的自保率不足20%,更多的电梯使用单位选择了价格更低廉的第三方维保企业。”

频频发生的电梯事故,让模糊不清的事故责任陷入困局。2012年,广东进行维保政策改革试点,最主要内容就是明确事故责任。从试点结果看,责任明确后, 物业等管理方倾向于选择具有技术实力的电梯制造企业做维保。业内预计,制造企业在维保市场的份额将从10%上升到80%。

今年的6月 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得以通过,并将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目前,法规大纲予以公布,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最终明确。特种设备安全法突出了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规定:在生产环节,生产企业对特种设备的质量负责;在经营环节,出租人负有对特种设备使用安 全管理和维护保养的义务;在事故多发的使用环节,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负责,并负有对特种设备的报废义务。

据电梯行业年鉴的数据显 示,若严格按照电梯15年使用寿命来估算更新需求,2013-2015年每年更新需求约为3-3.5万台,未来10年总共约有85-90万台更新需 求,10年后的年更新需求可能超过20万台。以2012年240万台的中国电梯保有量、每年每台约1万元的电梯维保费用来估算,电梯维保市场规模约为 240亿。

伴随着国家质检局对制造单位在公共交通领域电梯质量和安全性能负责制度的明确,行业内的小型加工型企业和单一电梯维保业务的 企业将面临洗牌。而对于拥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电梯制造企业而言,迎来的将是更大的市场机遇,但同时,在专业人才的储备及网络布局方面也面临着考验。吴宾坦 言:“对于改革,我们要做好准备,机遇来了,挑战也随之而来,我们将从技术和网络上做好准备,以足够的实力去面对目前的存量市场。”

业 内人士分析,电梯行业的竞争格局变化与电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变化息息有关。近些年,内资电梯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由2000年的20%左右缓慢增加到目前的 35%。该变化一方面是内资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向外资品牌学习,逐步提升零部件配套能力和集成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房地产企业在资金、盈利水平、政策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对电梯性价比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电梯制造企业将垄断维保市场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30557.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49号
版权所有:中缆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英才网专业提供全国名企电梯工招聘信息,寻找电梯招聘网,请认准专业的电梯招聘信息网!(www.diantijob.com)本站人才及招聘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