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1070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梯已广泛使用在各行各业,且每年都在迅猛增长,随着电梯的频繁使用,电梯困人、夹人等故障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正确实施电梯故障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成为目前摆在质监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状与分析
目前,当电梯发生故障后,据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和笔者调查了解,首先到达救援现场的均是消防部门,由于消防人员不是电梯专业人员,不懂电梯专业技术,所 以就盲目采取焊机切割或者强制扒门等救援方式,尽管人被救出,但电梯却遭到严重损坏,甚至无法修复使用,同时也因解救方法不当会给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发生电梯困人故障100多起,由于实施救援不当,多数电梯需更换门机或经过修复后方可恢复使用,给电梯产权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从电梯专业角度分析,一般电梯故障都是在使用过程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超载、在轿厢内剧烈蹦跳,或者是电梯突然停电,导致人员被困、电梯机械部分或 电气零件功能失效,造成运行故障、电梯电脑控制程序出错、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启等。以上电梯故障,如果接到救援信息后,质监部门、电梯维保单位等专业技术人 员能同时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从技术层面去查找故障原因,及时排除故障,不仅能迅速救出被困人员,电梯也会得到有效保护。因此,笔者认为应科学组织电梯 故障救援工作,建立以质监部门为主导的电梯故障救援体系。
建议与对策
1.强化电梯安全宣传。近年来,尽管各级质监部门不断加强电梯安全宣传力度,但仍然存在宣传盲区,致使电梯轿箱内均贴有应急救援电话,但当电梯发生故 障或人员被困时,被困人仍然拨打消防“119”。使质监部门或电梯维保单位等专业人员不能同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甚至事故发生后,电梯监管部门还没有人知 道。因此,各级质监部门应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宣传力度,只有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和加大宣传,才能使质监部门对电梯监管职能 得到社会有效认知。
2.建立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各级质监部门应建立电梯应急处置中心,通过网络、GPS定位系统对每台电梯进行有效监控,当电梯发生故障后,信息能及时传 送相关参与救援的电梯技术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救援工作既能得到科学组织实施,又能缩短救援时间。目前,江苏省已建立96333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建议应 在全国进行推广。
3.强化联动机制,整合救援力量。为使电梯故障发生后,能科学有效地实施救援,各地应建立以质监部门为主导、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和电梯维保单位等多方 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安全救援系统,坚持由质监部门、电梯维保单位专业人员实施救援为主,公安消防等部门配合的原则,科学开展电梯故障救援工作。质监部门和 电梯维保专业人员应发挥技术优势、消防部门发挥人员高空作业能力强和特殊救援设备齐全的优势,充分发挥各联动单位技术特点,实施科学高效的救援,即能使社 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又达到了故障电梯不因救援后受到人为破坏的目的。
免责声明:由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因此本站不完全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们。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如何正确实施故障电梯救援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3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