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21 12:03:56浏览次数:965次
2017年6月11日20:01,家住青岛市李沧区青山绿水小区的4位小朋友,玩耍后回家,电梯刚上了两层就突然漆黑一片,仅有电梯内壁上一个方形的显示屏还有些亮光,而电梯晃了两下就不再动弹。
四个孩子都没有带手机,只好大声呼救,但外面一点动静也没有。就在孩子们惶恐不安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让她保持镇静,马上打开电梯解救她出来。20:08,物业和维保人员赶到了现场,并将孩子们救了出来。
从被困到成功营救的7分钟时间内,发生了什么?
原来,电梯内的发亮光的显示屏正是前不久李沧区政府部门推动安装的“电梯卫士”,在感知到系统故障并困人之后,“电梯卫士”在10秒钟内拨打了报警电话,电梯卫士安全中心工作人员一方面用语音通话装置安抚被困的小朋友,同时通知物业和维保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电梯保有量逐年增加,电梯故障“困人”等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在电梯故障人员被困时第一时间发现并启动救援机制,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困电梯人员安全救出,自今年初开始,青岛市李沧区大力推进“电梯卫士”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运用,给电梯装上“大脑”,为电梯安全增添了信息化保障。
据了解,“电梯卫士”是一套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和3G、4G无线通信网络科技研发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它在电梯轿厢安装独立的传感装置,通过实时采集电梯运行信息,能对电梯困人、轿厢门无法打开、冲顶、蹲底、超速等十几种常见故障实现全天24小时实时监控调度救援。
当遇到突发电梯故障困人时,传感装置可以在10秒钟内自动报警,向系统预设的物业和维保人员循环拨打电话。系统可预设5个救援电话,自动循环拨打25次,被困人员也可按显示面板上“紧急按钮”手动拨打预设的救援电话。当电梯发生轿厢无人故障时,可自动向物业和维保人员发送电梯故障短信。同时,故障信息将以大数据的形式保留,从而实现对电梯安全运行的精准化线上监控。
互联网时代可以使复杂事情简单化,可以花最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就能办成事。记者了解到,“电梯卫士”的安装、运营和维护,采取政府推动、运营单位自主经营管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自愿与运营管理单位签订安装使用协议的模式实施。
“通过电梯远程监控物联网和传媒运营系统的结合,实现对居民小区电梯的全覆盖。既可以解决电梯安全问题及维保问题,由政府统一监管和维护,又可以通过传媒广告的投放和运营,可以即时发布乘梯公告、紧急通知和商业传媒广告,这样安装成本及运行成本就可以得到很好解决。”电梯卫士运营方青岛澳凯富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琴容说,这种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
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李红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电梯事故频发,这背后往往都跟电梯的超期未检、维护保养不到位等有很大的关系。随着这种“互联网+电梯安全”监管新模式的启用,被困电梯时打电话没信号、按紧急呼叫按钮没回应、不能准确判断故障电梯位置、不知道人员被困楼层,以及“蒙”在电梯内不知所措等困扰乘梯人和救援人员的问题将会得到更妥善有效的解决。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8月底,李沧区已有福临万家小区等40家小区的711台电梯完成了“电梯卫士”的安装并投入使用,另有21个小区的320余台电梯签订了安装协议。据悉,自项目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监控处理电梯故障680余次,电梯困人报警111次,救援被困乘客170余人,报警准确率100%。
“电梯远程监控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是新形势下城市电梯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李红军看来,“电梯卫士”上岗是电梯行业向物联网智能化方向转型的重要实践,对未来智能电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标题:新科技电梯卫士上岗 为电梯装上互联网"大脑"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7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