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0-20 14:04:50浏览次数:2319次
影响电梯设备间隙过大的原因有很多,检验人员应多方面的角度来找出安全问题发生的源头,这是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的有效策略。检验人员在发现问题后需要对检修的时间做出设定,这就意味着检验作业人员要在了解电梯设备问题的出现源头的基础上进行。以某小区电梯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解决过程为例,维修人员要按照电梯生产厂家在发货清单中,要求的井道表面与轿厢门框、轿门或地坎的间距尺寸来作为调整标准。基于此,维修人员采用了在电梯部件箱中放置防护板和安装部件的方式来提高电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这一过程,就是从问题源头上分析解决措施的最好案例,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作为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效率的基本策略。
4.严格要求参检人员资格,保证处理突发事故能力
检验人员素质是决定电梯设备使用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因而对于电梯设备的检验作业必须要任命具有上岗执行证书的人员参与检验。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至少要保证两个以上的专业电梯检验人员在场才能进行具体操作。此外,在作业的过程中,与电梯安全问题检验无关的人员不能进入作业现场,以免在电梯井道、底坑区域发生不必要的问题。
在保证参检电梯安全问题人员资格的基础上,还要着力于提升其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具体来说,检验作业人员要根据导致电梯间隙过大问题的可能发生原因,对突发性事故进行妥善处理的能力。这一要求,除了要保证检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外,还要培养其冷静面对问题的思维意识,只有按部就班的处理才能消除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此外,对于存在间隙过大的电梯设备问题,检验人员应做好对应的预警处理以提高处理问题的速度。在日常的检验作业训练过程中,可通过演练突发事故的方式来提升其处理危险源问题的能力。
5.加强检验电梯设备的工作力度
存在间隙过大的电梯设备,大部分是由于设备使用老化的原因导致的。所以,一旦发现问题除了要及时进行预警处理外,还要召集的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了解电梯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而做出相应的部署。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要提出调整的具体方法,例如,提高更换配件的性能质量、缩短检查驱动链等传动系统、附加制动器等相关设备的频率。此外,对于设备使用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的,要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进行及时的更换。在这一检验、管理力度加大的前提下,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电梯设备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总而言之,设备间隙过大是电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最大的安全问题。电梯设备的检验管理人员应从严格执行电梯井道的设计要求;细化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找出问题发生源头;严格要求参检人员资格,保证处理突发事故能力以及加强检验电梯设备的工作力度方面入手来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标题:检验电梯间隙过大安全问题的控制策略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78911-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