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27 16:24:28浏览次数:7488次
1988年12月,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引进技术生产了中国第1台变压变频控制电梯,载重量700kg,速度为1.75m/s,安装在上海市静安宾馆。
1989年2月,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组建。经过几年发展,中心采用先进方法进行电梯的型式试验并签发证书,目的是保障在国内使用的电梯的安全性能。1995年8月,中心建成电梯试验塔。塔高87.5m,有试验井道4个。
1990年1月16日,由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全国首次国产电梯质量用户评价结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召开。会议发布了产品质量较好的企业和服务质量较好的企业的名单。评价范围是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86年以来安装使用的国产电梯,1 150家用户参与了评价。
1990年2月25日,电梯协会会刊《中国电梯》杂志正式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电梯》成为国内唯一专门介绍电梯技术与市场的正式刊物。国务委员谷牧先生题写了刊名。从创刊起,《中国电梯》编辑部积极着手与国内外的电梯组织和电梯杂志建立交流合作关系。
1990年7月,由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余存杰高级工程师编写的《英汉汉英电梯专业词典》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词典收集了2700多个电梯行业常用单词和词条。
1990年11月,中国电梯代表团访问香港电梯业协会。代表团了解了香港电梯业概况和技术水平。1997年2月,中国电梯协会代表团访问台湾省,并在台北、台中、台南举行了3场技术报告及研讨会。中国两岸三地同行的交流促进了电梯行业的发展,也加深了同胞间的深厚友谊。1993年5月,中国电梯协会代表团对日本的电梯生产与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
1992年7月,中电梯协会第3届会员大会在苏州市举行,这是中国电梯协会成为一级协会并正式命名为“中国电梯协会”的成立大会。
1992年7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月,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在天津市召开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1993年1月5~9日,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进行的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审查,成为中国电梯行业最早通过ISO 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的公司。截止到2001年2月,中国共有约50家电梯企业通过了ISO 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
1993年,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被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评为1992年新增全国“大一”型工业企业。在1995年全国新增大型工业企业名单,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入围国家“大一”型企业。
1994年10月,亚洲第1高、世界第3高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落成,塔高468m。该塔配置奥的斯公司电梯、自动扶梯20余部,其中装有中国第1台双层轿厢电梯,中国第1台圆形轿厢三导轨观光电梯(额定载重量4 000kg)和2台7.00m/s的高速电梯。
1994年11月,建设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梯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制造、安装、维修实行电梯生产企业全面负责的“一条龙”管理制度。
1994年,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在中国电梯行业中率先推出电脑控制的奥的斯24h召修服务热线业务。
1995年7月1日,由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评选委员会主办的第8届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颁奖大会在西安市举行。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连续8年荣获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生产型)光荣称号。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也获得了第8届全国十大最佳合资企业(生产型)光荣称号。
1995年,位于上海南京路商业街的新世界商厦安装了三菱电机公司的1台螺旋型自动扶梯。
1996年8月20~24日,由中国电梯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1届中国国际电梯展,在北京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参加展览的有国外16个国家的约150个单位。
1996年8月,苏州江南电梯有限公司在第1届中国国际电梯展上展出了微机控制交流变压变频调速多坡度(波浪型)自动扶梯。
1996年,沈阳特种电梯厂为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安装了PLC控制塔架防爆电梯,也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安装了PLC控制客货两用塔架防爆电梯。至此沈阳特种电梯厂在中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均安装了防爆电梯。
1996年通力电梯公司的EcoDisc碟式马达技术发明激发了通力MiniSpace小机房电梯和无机房概念的诞生,通力公司率先在全球推出无机房及无齿轮小机房电梯,EcoDisc碟式马达减少了早期曳引机一半的尺寸、重量和能耗,有更强大的驱动能力和更好的性能,也更加环保,大大节约了电梯占用空间和运行能耗,降低了建筑和运行成本。
1997年,继1991年中国自动扶梯发展热潮后,伴随着国家新房改政策的颁布,中国住宅电梯出现发展热潮。
1998年1月26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4部门联合批准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998年2月1日,国家标准GB 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开始实施。
1998年12月10日,奥的斯电梯公司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培训基地——奥的斯中国培训中心在天津举行开业典礼。
1998年10月23日,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获得了英国劳氏船级社(LRQA)颁发的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中国电梯行业最早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公司。2000年11月18日,该公司获得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中心颁发的符合国际标准OHSAS 18001:1999的认证证书。
1998年10月28日,位于上海浦东的金茂大厦落成,它是中国最高的摩天大厦之一,世界第8高。楼高420m,88层。金茂大厦配置电梯61台,自动扶梯18台。2台三菱电机公司额定载重量2 500kg、速度为9.00m/s的超高速电梯是目前中国额定速度最快的在用电梯。
1998年,通力的创新成为了真正的世界电梯行业标准,使通力成为电梯业技术领导者。通力的控制和驱动系统利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使得从低速到高速的所有产品都具有很好的乘坐舒适感。通力EcoDisc碟式马达技术是现今唯一适用所有从低速(0.5m/s)到高速(17m/s)电梯的方案。至此无机房电梯技术开始受到中国电梯企业的青睐。
1999年1月2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关于做好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监察监督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原劳动部承担的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管理职能已划转到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年10月,上海房屋设备总公司的机电技师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上的1台原苏联制造的载货电梯进行了全面整修,使这台从未正常运行过的电梯正常运行。“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是当时中国唯一一艘能在极地海区航行的破冰船,曾多次远征南极和北极。
1999年,中国电梯行业企业纷纷在因特网上开辟自己的主页,利用这一全球最大的网络资源宣传自己。
1999年,奥的斯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的小学校开展电梯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卡通人物“奥的斯先生”的活泼语言,以多种形式向小朋友介绍正确使用电梯的方法。
1999年,GB 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规定:7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2000年5月29~31日,《中国电梯行业行规行约》(试行)在中国电梯协会第5次会员大会上通过。该行约的制订有利于电梯行业的团结、进步。
截至2000年底,中国电梯行业已有上海三菱、广州日立、天津奥的斯、杭州西子奥的斯、广州奥的斯、上海奥的斯等约10家电梯企业为客户开通了800免费服务电话。800电话业务又称受话人集中付费业务。
2001年9月20日,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电梯行业第1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大石工厂研发中心举行挂牌揭幕仪式。
2001年10月16~19日,Interlift 2001 德国国际电梯展览会在奥格斯堡展览中心举行。参展商350个,中国电梯协会代表团有7个单位参展,历史上最多。中国电梯行业正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2年5月,世界自然遗产——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安装了号称世界最高的户外电梯、世界最高的双层观光电梯。
2002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单位在北京石景山游乐园联合主办了以“为了孩子的安全快乐、为了明天”主题的关于电梯、客运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2月,《中国电梯》编辑部出版了2003年安全乘梯、文明乘梯公益宣传月历,通过漫画的形式向人们介绍安全乘电梯知识。
2004年1月1日 国家标准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开始实施。
截止到2008年,中国国际电梯展于1996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2、2004、2006、2008年共举办了8届。其中2006、2008中国国际电梯展移师廊坊,目前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电梯展览会,展览会交流了世界各国的电梯技术和市场信息,促进了电梯行业发展。
1、电梯行业分类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 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属于广义的交通运载工具,已经成为城市内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不可或缺的建筑设备。随着电梯制造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梯外形外观的革新, 电梯使用场景日益丰富。 按不同属性, 电梯主要分类情况如下:
全球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在用电梯一半以上分布在欧洲及美洲,而有一半以上的新装电梯是在亚太地区,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和消费国。 2015 年中国电梯保有量为 426 万台,约占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如英、美、日、德、法、意等国家电梯保有量水平已高达每 200 人拥有一部电梯,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其电梯保有量基本保持稳定,安装维保业务已成为电梯行业重要收入来源。中国、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因电梯行业起步较晚,人均电梯保有量水平较低,但近年来其经济增长迅速,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电梯需求增长迅速, 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增电梯消费市场。
2、中国电梯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梯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①行业起步阶段: 1908 年,上海汇中饭店安装了我国第一台由美国奥的斯生产的电梯。 1932 年,上海大新公司安装了两台单人自动扶梯。 1980 年以前,全国电梯年均产量仅有数百台,行业发展较为缓慢,电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②外资品牌垄断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起,自第一家瑞士电梯投资组建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外资品牌陆续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垄断国内整机市场,以固和抢占国内电梯市场份额。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电梯制造工业,从为外资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消化技术,积累资本,改进经营管理水平,并逐步转型为整机制造企业。
③民族品牌崛起阶段:根据《建设机械研发 60 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上世纪 90 年代率先开发了中高速交流客梯、变频调速无机房电梯、公交型自动扶梯等 5 种整机技术,并将技术提供给国内 30 余家生产企业,为民族电梯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 21 世纪,一批民族电梯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包括康力电梯、江南嘉捷、远大智能、梅轮电梯等一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电梯企业迅速完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安装维保在内的完整业务链建设,尤其在中低速电梯产品方面,凭借较高的性价比,逐渐打破了外资品牌对我国电梯市场的垄断。 通过学习外资品牌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我国电梯企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我国电梯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直接与国际接轨,基本消除了国产电梯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障碍,国内电梯企业已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我国电梯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消费市场, 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梯企业来华投资。外资电梯品牌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电梯市场,配置顶尖的设备,引进新技术,纷纷把生产重心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基于外资品牌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中国民营电梯企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截至目前,世界上知名品牌电梯企业均在国内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 我国已成为全球电梯行业竞争的主要市场。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 2015 年外资品牌约占国内 54%的市场份额,国内本土电梯品牌约占有 46%的市场份额,我国电梯行业呈现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二元竞争的市场格局。
标题:中国电梯发展历史及新技术运用发展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81136-p-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