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2-29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电梯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电梯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发布时间:2018-05-07 14:11:05浏览次数:2907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自1979年至今的30年间,我国电梯电力拖动系统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式的直流电梯已被淘汰,交流双速梯、交流变压调速电梯逐渐被VVVF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电梯所取代。

  3、电梯的群控系统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楼宇智能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电梯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人们对它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单台电梯往往不能满足建筑物内的交通需求,为了缩短人们的候梯时间,减少能量损耗,需要合理安装多台电梯,而这种多台电梯的优化调度系统,就是电梯群控系统(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EGCS)。

  由于电梯群控系统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非线性,控制目标的多样性,以及乘客候梯时间的长短、厅层客流量的大小、电梯响应召唤的快慢等,这些没有明确数量界限概念的模糊性,都使电梯控制系统变得十分庞大,调度算法日趋复杂,仅仅通过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采用专家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模糊神经网络等方法研究电梯群控系统的动态特性,以达到提高电梯群控系统运行效率的目的。实践表明利用专家系统、模糊控制技术和模糊神经网络来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服务时间和等待时间;用遗传算法来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这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采用先进的、使用简便的数据采集和通信手段与设备,使得电梯群控系统的运行更富有效率、更节省能源。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梯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电梯技术方面,国家政策的开放提供了世界范围内技术交流的平台,我国在汲取了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加以消化吸收,博采众长,加工改造,形成了我国自己独特的新技术,不断满足了人们对电梯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

  “电梯安全和节能”成为电梯行业的主题。“高速、绿色、安全”――电梯的运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是电梯行业研究的课题。展望未来几年,电梯技术将向着安全、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这些技术上的创新将成为推动未来电梯行业进步的关键。

  我国电梯行业发展趋势及产业链现状分析

  (一)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制造成为电梯企业的转型改革方向

  2015 年,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务院下发《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提出我国制造业应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质量品牌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中国制造跨越式发展,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梦想。其中机器替代、自动化生产线成为未来中国制造发展趋势,以智能机器为代表的工业4.0 将极大地改变众多传统行业的生态。

  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智能化将成为电梯企业转型改革的方向。一方面,在电梯制造过程中,电梯企业要实现智能化转型,需要促进电梯制造技术改造升级,实现对现有生产设备及技术进行升级改造,积极探索电梯领域智能化工厂的建设,让电梯产品在自动化、智能装备领域得到更大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电梯的智能化水平决定电梯产品与服务质量的优劣,也是行业进步的关键。电梯企业要加大在智能化、高端技术领域上的投入以及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才能不断升级电梯体系智能化水平,实现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能化以及服务智能化,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和民族电梯品牌地位。

  2、物联网推动电梯安全监管的智能化实现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物联网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社会服务与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物联网在交通行业(车载 GPS)、电力行业(电网监控)、改善民生(食品安全)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而在电梯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电梯保有量的增加,对电梯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庞大的电梯保有数量,如何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率,成为监管部门、电梯企业和用户亟需解决的问题。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在电梯安全监管中逐渐崭露头角,电梯物联网通过配置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功能的数据系统,实现电梯安全的智能化监管。未来,通过建立电梯信息交流网络将每一台电梯的实时运作信息和各关键指标参数上传互联网, 由电梯制造厂商或其他负责机构统一管理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流。

  物联网技术和电梯体系的结合,可有效解决电梯安全监控问题,体现我国电梯产业技术智能化的发展走向。物联网技术在电梯领域的应用对打造电梯信息化系统,实现电梯安全监管智能化,推动电梯行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它能够使电梯整机企业、质监部门、维保企业、配件企业、物业企业、电梯乘客和房产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管理,保障电梯运行的可靠性。一方面电梯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及时发现,并且可以通过利用大量的电梯运行数据辅助分析故障原因,提高维修效率;另一方面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关键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如果某些参数出现异常可以提前维护提前处理,避免电梯故障的发生,有效提高电梯安全性,保障乘客安全。因此,电梯物联网成为多家企业安全维修新的利润点,将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电梯体系中,也是未来电梯后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未来,电梯制造商只有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电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有效结合,不断提高电梯故障诊断、远程监控以及智能维护方面的效率,实现电梯安全监管智能化,才能率先进入智能电梯市场,成为民族电梯品牌中的领跑者。

  3、电梯行业的不断发展要求电梯企业提高维保服务品质,实现服务产业化

  电梯具有较高的安全要求,以零部件的形式出厂,总装配在工地现场进行,通过机械零部件间的装配和机械装置与土建结构间的衔接完成安装,但精心的制造和安装不能完全保证无故障运行,其运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维修保养。

  目前我国的电梯维保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各维保企业服务水平不一。

  2013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 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电梯保有量激增和老龄电梯数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以维修保养安装为特征的电梯后市场已经成为行业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电梯的售后服务已经成为未来电梯企业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电梯维保由大量第三方维保公司负责逐步走向由厂商专业化维保为主成为趋势。目前主流电梯制造企业积极推进服务产业化,纷纷建立以营销服务为主导的服务网络,网络建设由原来的大中型城市向中小城市市场延伸。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发展模式是电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4、电梯智能化是发展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2013-2017 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 年首次突破200 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领域的延伸,未来几年智能建筑市场前景仍然巨大。通过各种现代化技术所构建的智能化系统可以使楼宇具备了“聪明”的大脑,从而对建筑物内外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通过智能化系统做出适当反应,为楼宇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各种信息,给住户带来多元化信息以及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电梯智能化是发展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利用电梯作为信息入口的特点,通过融合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电梯运行、使用、维保等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来提高电梯的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来构建智慧建筑。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时代推动电梯行业进入自动化和高效率时代,成立云服务数据安全中心有利于对电梯运行状态实施远程监控及获得大量可获取分析数据,将有助于企业更好的研究和验证以作出精准判断,从而使安全运行效率得到重大改善。例如,基于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及电梯群控等技术使电梯不仅具有传统的人工智能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动态和随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电梯的智能群控系统能与大楼所有的自动化服务设备结合成整体智能系统。未来智能建筑中的电梯将成为建筑综合体内的交通工具。

  5、电梯行业未来朝“绿色节能”和“安全”方向发展

  伴随着中国绿色建筑的高速发展,打造高性能绿色产品已经成为电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绿色科技推动行业发展成为电梯行业新的研究方向。市场对新一代的绿色电梯、节能电梯和智能电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要求电梯节能、减少油污染、电磁兼容性强、噪声低、长寿命、采用绿色装潢材料、与建筑物协调等。

  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对电梯提出了安全节能环保及注重上下游产业协作等新要求。此外,电梯安全隐患和事故多发提升对电梯生产的安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也将更加严格执行以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由中国国家标准委制定的《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2016 年2 月1 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新国标填补了多年来国内外电梯行业缺少电梯报废相关标准的空白。该标准规定了“安全保护装置、紧急救援装置、井道安全门和活板门、驱动主机、轿厢、层门和轿门、电气控制装置”等13 项对电梯安全运行影响较大的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未来一段时间内“绿色节能”和“安全”将成为电梯行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节能安全技术领域的进步均会迅速在电梯产品中得到体现。

  6、电梯产业集群效应显著,产业结构布局加速向健康方向发展

  从产业布局上看,中国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制造基本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电梯生产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整机和配件企业数量众多,形成了一个电梯、扶梯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随着我国电梯行业不断发展,行业已进入洗牌期,市场竞争机制和产业政策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布局加速向健康方向发展。部分品牌企业及时审时度势,投资区域指向中西部地区并陆续投产,使产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于原来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地区三大集中产地,新增了中西部新的制造基地。在整机制造企业的带动作用下,零部件企业一同跟进,一个新的中西部电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7、试验塔和维保规范政策将加速电梯行业集中度提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空间在往纵向发展,高层建筑的比例不断增加,未来对于大容量、超高速的电梯需求有增无减,这意味着对电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更高要求。目前400 多家电梯整机制造商中只有一半拥有试验塔,电梯安全存在隐患。2014 年5 月1 日,电梯行业的“试验塔新政”即《关于加强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和型式试验工作的通知》正式实施,“试验塔新政”要求电梯制造单位应当在其制造场地拥有相应高度的电梯试验井道以及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组装、调试区域,试验井道应为本单位自有。此项政策意味着电梯生产企业需要拥有自己的试验塔设施。未来试验塔设施的有无以及先进与否将成为招投标过程中重要参考指标,拥有更高的试验塔以及能够进行更高速度测试的电梯企业将会拥有更大竞争优势。

  另外,电梯维保政策要求电梯维保应由厂家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进行。目前电梯事故60%左右由维保不当造成,70%维保市场被低价竞争的第三方维保占据。

  维保规范政策全国推行后,电梯厂家自维保比例将大幅提升,大批第三方维保公司将退出市场;维保市场将摆脱低价竞争,安全与质量第一,维保价格将上升,维保市场空间将加速增长;网络布局完善的电梯企业受益,没有网络和品牌的内资企业将进一步遭到洗牌。因此,试验塔和维保两大政策将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尤其是内资集中度提升。

  标题:电梯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82235-p-2.html

分享
共 2 页 上一页12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49号
版权所有:中缆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英才网专业提供全国名企电梯工招聘信息,寻找电梯招聘网,请认准专业的电梯招聘信息网!(www.diantijob.com)本站人才及招聘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