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30 14:09:54浏览次数:3500次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作为住宅楼、写字楼等楼宇内的垂直运输工具,已经像其他交通工具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既营造了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也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与此同时,价格的优势,也使中国制造的电梯走出国门,从2003年中国电梯对外贸易首次出现设备数量的“顺差”,到去年中国电梯出现对外贸易额上的顺差,体现当今中国电梯制造业及其产品已经走向成熟。
1、政府监管部门的现状
目前,各地电梯监管部门的管理模式是大包大揽,即政府负责电梯的远程监控,热线电话96333接到质监局,有问题找政府深入民心,长此以往,造成目前电梯发生的任何情况如电梯发生了故障、不交物业费无人维保、电梯进水等等,群众都找质监局或直接拨打市长热线,但目前监察队伍受编制的限制,人员少,管理的设备多,使得安全监察人员整天忙于应付电话举报,正常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无法开展,导致管理错位。相反,电梯一旦发生了事故,相关安全管理部门人员还要承担责任。
在用电梯的使用安全,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制造、安装、维保、使用、检验。但目前我们重点关注的环节应该是电梯的维保质量是否到位,如每部电梯的维保单位、维保人、维保时间、是否按期维保、维保过程监督、维保工作质量评价、电梯的故障率、投诉率、维保人员的实时位置、电梯故障的应急处置、维保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等等……但目前各地监察管理部门面对日渐庞大电梯市场,对上述的情况的掌握基本就是瞎子。
2、安装维保单位的现状
目前状况是,各地的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多为小而散,内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企业取证时的人员、设备等资源条件,过了几个月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安装维保老总许多是安装工出身,自身技术很强,但成立公司后对员工的管理往往无能为力,因为是电梯的工作现场分散,员工在现场工作时的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等无法考核,全凭员工的自律,加之目前各地都存在维保单位偏多,由于电梯维保人员工资普遍低,电梯的维保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各地都存在低价竞争——不按规定时间保养、走过场现象频频发生,甚至是使用单位物业和维保单位串通一气做假材料,其结果是导致维保质量下降,电梯安全风险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水平,使得公司质量体系的执行,现场维修单填写的及时性、准确性均不能满足政府的相关要求,电梯一但发生事故,安装维保企业由于资料填写不规范,往往承担大部分责任。
3、电梯使用单位的现状
物业公司重点监管整个小区日常设施,电梯是重点对象,但是不能对电梯的日常运行状态实时的观察和掌握,如每次维保电梯的重点和维保项目是什么,怎样对电梯维保人员的维保结果进行监督,本地区其它维保单位的维保水平如何,电梯配件的使用寿命和市场价格怎样,电梯的安全运行知识在哪学习……
4、维保周期和检验周期不科学
现有的法规规范规定电梯维保周期半个月一次,电梯年检一年一次,不科学。一台电梯安全状况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新使用的和使用十年以上电梯、使用场合和使用环境、电梯的故障率、电梯的载荷状况和运行频率、维保单位服务质量、使用单位的管理水平、检验机构能力等等,如何实现电梯的动态监管,积累大数据,支撑电梯按需保养和按需检验?
1、目前电梯行业存在的急需解决问题是:
电梯安装维保企业参差不齐,小企业偏多,管理混乱,鱼目混珠。如何通过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优胜劣汰,净化市场。
电梯维保市场没有互信,干好干坏一个样,其结果是人员收入低,更不愿认真工作,维保市场质量低下。如何提升优秀维保企业市场份额,提高能干事、肯干事的员工工资收入,建立一个公平的电梯维保市场环境当务之急。
标题:2018年我国电梯管理的现状分析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8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