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3 11:35:40浏览次数:5607次
一位老电梯人说:我发现现在电梯界的技术开始有点令人担忧了!逐渐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师傅大部分坚持学习,融会贯通,温故知新,少部分啃老本,不再学习。 小徒弟新手大多数不爱学习,不爱看书,有事就电话联系老师傅...其实大部分刚进入电梯的实习维保工年龄都不大,大多是学校一毕业,有的没毕业就进入电梯公司来实习,可以说都是年轻的小伙子。有的17.18岁就进来了。像我年龄大一点,22.23岁进入这行。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老师傅他什么时候入行的,他说:我15.6岁就出来做安装了,到现在都快做这行30年了。
下面我们看各路电梯人观点
观点一:
在我看来有一下几点值得深思,
1 像您一样的老技术员,工程师太保守,没有起到帮带作用,更有甚者,生怕技术被年轻人学走。
2现在的搞工控的不如建筑队和水泥的工资高,年轻人也要择木而栖。最好不要误了前程。重蹈我们的覆辙。
3现在的外资企业对设备技术,就像狗看烧饼,生怕我们了解太多,对他形成威胁。
4现在的孩子只把电梯行业当成,职业。没有当成事业,没有投入热情
观点二:
一、关于学习
毕业以后,我们中的大多数将会是一名从事“谋一域”的工程师。但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管在校读书还是将来的工作,都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其次,在掌握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尽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关于工作态度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做工程设计的人,一定要做得了冷板凳。不管是在校读书还是将来的工作,要切忌急功近利、避免浮躁。一个专业、一个行业,需要沉下心去,才有可能得到深入。
三、关于“工程”素养
工作以后,我们需要让自己“像个工程师”。而“工程”素养的培养,则需要靠在学校时的积累。要学会画图、拟定项目计划、编制技术或工艺文件,甚至包括如何汇报工作的方法。
观点三
一是社会原因,学技术,学十年,不见得比卖袜子的赚的多。现在的人,确实浮燥,社会就这样,大环境如此,你埋头学习搞技术,人家做买卖,早就发财了,经商门坎低,易上手,干麻吃苦受累学技术???
二是行业原因,做电梯,20年前,保养一部电梯,每年几万,现在少的可怜可还在恶性竞争,工作强度大,薪水不涨。做技术没钱图。社会也不认可。
三是年代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少有学技术的,因为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大大的好转,娇生惯养的多,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吃苦,更不知道虚心向师傅学习。
四是学技术难度大,成就低,就象搞体育的,痛苦学了十几年,拿不到冠军,完全是扯蛋加白搭。我国是全民搞体育,确实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冠军,但同时糟蹋了数千倍的人。
观点四
现在公司升B级,需要大量的技术员!可是招来的人都是搞2个月就跑了
!原因一般有几点:1,工资低。2,上班累,吃不得苦。3,那就是最郁
闷的,头脑简单!靠我们这些老员工在这里顶?说句实话我们能顶一天算
一天因为我们也是人,也累!公司现在几百台电梯,光品牌就达17种!技
术我一个人管,碰到维修人员处理不好的难问题我就要出去处理!郁闷的是
搞维修的水平有限,3个维修人员一个学到差不多了现在不学了,把自己当大师傅。一个比我早搞电梯搞了十年了还是半桶水的门外汉。一个不声不响,不上不下,没责任心!我真的郁闷死了!现在还有2个学徒在,我真的无话不说无技术保守!但是人家不问啊!我
不可能找起徒弟去说这里怎么,那里怎么?
观点五
社会导致大家都很浮躁。费劲力气才求得温饱,目前这种社会氛围下,让搞技术的年轻人看不到前途和发展。绝望了。。
观点六
特别是做技术支持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电梯品牌越来越多,厂家的技术也控制的越来越来严密,不是加密就是设置故障,有的还必须要专用的服务器,,像我们公司一千多台电梯,二十几个品牌,五十几个型号,只要是电梯老板就接,给我们做技术支持的出难题,我们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找资料,工资比维修保养的也多不了多少,总之电梯越来越不好干了
观点七
夜里两点!刚刚修电梯回来!本来是上来学习学习的,没想到尽然看到了各位师傅的心底话,越看越想说两句了!
就像各位师傅说的,社会现实造就了社会年轻人的悲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其实!我也年纪不大!刚刚31岁,干这行也才5年时间,但是这5年的时间确实感概万千啊!不是年轻人不想学,而是很难找的到一个愿意传授技术的师傅,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技术传给别人,学点技术真是太难了!没有人教就只有自学了!从书上,网上等等!但是太有限,而且理论与实际相差太远!艰辛啊!渴望而无处渴求.....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观点八
现在外面公司什么现状我不清楚!各位师傅愿不愿意教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觉得技术没必要保守,保守下来有什么用保个什么3年,你所保守的技术就是垃圾了!现在这个电梯行业技术是天天更新,日日更新!要天天学才能进步,保守干什么呢?搞不明白啊。
遇到不愿意教的朋友我告诉你们,学徒第一阶段仔细认真看,动脑筋不懂再问。第二阶段当你懂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后就自己动手吧,到师傅那请缨上阵吧。搞坏东西不怕,怕的是不去搞!做什么事情都是,必须要上过当,吃过苦,吸取教训后你才能明白许多别人不能明白的!当你在第二阶段锻炼一年,你就可以独立面队许多问题了这就进入了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就是钻研。任何师傅都有遇到难题的时候,遇到难题的时候就是考验技术的时候了,第一,头脑要清晰。如果思绪开始乱了就不要做了,休息下打个电话跟朋友聊下天,放松下不要想电梯故障的事情。等放下了再去处理,当然你要从头重新思考。你就能思考到你开始想不到的线索!实在不行的话再联系厂家,我相信一般的厂家还是会透露下自己产品的信息!当然了肯定要跟厂家的关系要好。
自己慢慢摸索,你就是师傅!
观点九
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现代电梯人的浮躁心理、控制系统不断的趋于“傻瓜式”等等原因
观点十
市场决定一切,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在抢饭吃,总有搅屎棍搅局,把维保市场搞的乌烟瘴气。尤其现在的物业公司只要电梯能运行,业主不找麻烦,管你多少钱一个月,不要钱才舒服呢!谁不会嫌自己赚的少。
观点十一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是不愿意教,而是太少人不愿意去学,然后去问.
现在是倡导金钱的社会,婚姻已经发展到要考虑女方家境的地步了,这社会太现实了.
观点十二
我觉得现在的电梯维修还是应该向专业化发展,不要什么都接,而是接几个厂家或几种系统的,这样出了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技术支持,也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如果品牌过于杂乱,可能使自己疲于奔命,得不偿失。另外大家也应加强彼此联系,减少恶意竞争,真正体现电梯维修的价值,改善员工的待遇,电梯这个行业应该讲还是不错的。
其实每一行都有自己所独特的行业文化、行业环境。正如维保技工这一行,闲时特别闲,累时特别累。在糊口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多多的去思考、去琢磨、去感悟。不要浪费这人生中有趣一段时光。
1.电梯新技术。过去二三十年来,电梯行业涌现了一批革命性的技术,典型的有:
(1)超高速电梯。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提升,呼唤着超高速电梯速度的不断提升。目前世界最高纪录是日立的21m/s的电梯!超高速电梯不仅是电梯速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如轿厢的动力舱设计、意外情况下轿厢的安全减速以及未来磁悬浮轿厢技术的应用,将使电梯运行的性能大为提高。
(2)垂直水平运输系统。奥的斯垂直水平运输系统Odyssey、蒂森克虏伯MULTI可水平移动无缆绳电梯,颠覆了165年来电梯的传统运行方式,多个电梯轿厢可以在井道里垂直、水平移动,大大提高了电梯的运输效率,提高了电梯井道的利用率。
2.前沿科技。当前,电梯行业在以下领域可望蕴酿着变革:
(1)石墨烯。美国特斯拉公司已经在实验室开发出石墨烯电池,充电10分钟就可供轿
车行驶1000Km。一旦石墨烯电池引入到电梯驱动控制系统,则将使电梯控制数字传输、轿厢有源动力系统及通讯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与电梯相结合,实现了电梯无线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随动电梯和井道续能系统也将取消了。
(2)以激光加热钍产生的电力,足以驱动迷你涡轮让汽车运行。由于钍蕴含极丰富热能, 1 克钍相当于 7500 加仑汽油,美国有研究人员发明环保电动汽车,利用重金属物质「钍」取代汽油,仅需 8克钍已足够一台汽车使用一辈子,毋须再充电,更不会产生废气。这一科技实现应用,有可能取代汽油发动引擎。相信这一科技将来一定会应用到电梯驱动控制上,则电梯整个寿命周期内无需外网电力供应,绿色节能前景无可估量。
(3)人工智能。著名科学家霍金,被誉为“宇宙之王”,他认为:人类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影响就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的成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超越人类。
德国主导的“工业4.0”及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将改变企业现在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模式为多批次、小产量的产品个性化定制模式。现在欧美工业化先进国家都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其所提倡的“新工业战略”核心是“智慧工厂”和“智能生产”,现人工智能已涵盖各个领域,当然未来也一定会出现智能电梯!
(4)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电梯。智能电梯物联网与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了对电梯速度、载重、振动、噪声、楼层、停层、平层、开关门数据以及轿厢冲顶、蹲底、困人等故障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推送,实现了云端远程监控,可大幅提高电梯设备可控性和电梯维保质量及效率,终极目标电梯将毋需定期维保、实现按需维修、大大降低维保成本,是电梯行业亟待进一步开发的应用技术。
3.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新材料(如石墨烯)、新能源(核裂变)、生命科学(基因工程)、人工智能(AI)、量子(通讯)五大领域是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方向,这些新科学新技术必将带动电梯技术同步发展。
4.太空电梯。人们对太空电梯的梦想可能会实现。奥的斯参与研制的太空电梯采用超微型纳米管的缆绳,可以将电梯轿厢送到距地球约3.54万Km的太空电梯空间站,且电梯设置为多轿厢双向上下对开。现在要做一次太空旅行每人要付2000万美元的费用,全球已有3人实现了太空旅行。一旦太空电梯建成,一人携带行李做一次太空旅行只需支付220美元,这多么令人憧憬!这一课题涉及了更多学科交叉领域,也必将带动电梯多学科的技术进步。
标题:真正电梯人的自白:现在电梯行业技术令人担忧!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8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