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6 09:26:38浏览次数:1723次
电梯出现故障原因的可能有很多种,但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超载!电梯因为超载而出现事故,有时虽然未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其反映的诸多问题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认真反思。认为应当以此为鉴,反省改正其中的问题,做到防微杜渐。
杭州昨发布电梯安全状况报告,在用电梯达12.7万台,年增16%
昨天,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全市电梯安全状况报告。近三年来,杭州市电梯亡人伤人事故数量持续下降,但依然面临老旧住宅电梯故障高发、住宅电梯隐患治理资金筹措难等问题。
杭州昨发布电梯安全状况报告,在用电梯达12.7万台,年增16%
2018年全市电梯增幅达到16%,这主要和新建住宅增多、电梯需求量增大有关。截至2018年底,杭州全市在用电梯总量达12.7万台,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和成都。电梯投入使用前需经监督检验,每年需进行一次定期检验。去年全年,杭州市未发生电梯亡人事故。
据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简称96333平台)统计,电梯故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人为原因(29.16%)、外部原因(21.16%)和门系统故障(19.54%),三类合计占总故障的69.86%。人为原因故障达到4048起,主要是由不文明乘梯行为造成的。比如,生活垃圾、装修垃圾导致电梯开关门受阻,野蛮搬运导致电梯门变形等故障。
去年全年,96333平台处置电梯困人故障7584起,处置设备故障6299起,解救被困人员15312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9.79分钟,救援效率提高。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加大了故障高发小区的综合治理,10个重点关注小区总体故障率下降了20.2%。
2018年初,“电梯安全智慧监管”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标任务是完成10万台电梯的透明维保和1万台电梯智慧监管装置的安装。2018年底,已实现电梯透明维保上线106243台,完成电梯安装智慧监管装置13973台。
目前,已安装智慧监管装置的电梯,困人处置用时较人工报警缩短了近2分钟。另外,只要扫描电梯使用标识右下角的二维码,用户就能查询到电梯维保相关的详细信息,做到电梯维保“过程可追溯,结果可监督”。
2016年出台的《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目前看来有诸多局限,去年,市场监管部门开始推动制定杭州城市电梯管理地方法规,针对当前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强化住宅电梯使用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手段、加强电梯智慧管理、构建电梯安全综合治理机制等制定了相关条款。电梯地方法规预计今年出台。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和支持各地开展电梯责任保险。目前杭州市电梯保险有两种模式,一是财政出资补贴的电梯责任险,杭州有近4万台电梯加入了责任险;二是探索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模式,杭州以拱墅区为试点,将电梯相关的维护费用、修理费用等,从物业整体费用中剥离,形成电梯安全专项资金,由业主向保险公司投保,部分用于日常维护修理,其余资金经过若干年沉淀,用于将来的电梯改造更新。
马焱
来源:钱江晚报
电梯超载引发故障
第一,电梯都有载重限制,在运行时如果超载,一般会发出警告的铃声同时暂停运行,直到载荷减少到规定标准以下,这是一个常识。而事故电梯在超载情况下依然能够上行,明显违背了合格电梯的运行要求,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有关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认真查明事故原因,如果是电梯本身的产品质量问题就要追究生产者、销售者的责任,如果是维护不当则要追究运行方的保障责任,必要地时候还要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二,电梯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使用人数众多、超载运行。由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有限的电梯数量无法满足乘客的需要,特别是在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期,电梯数量更是不敷使用。这一问题的实质和出行难等问题是一致的,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大局着眼,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科学管理城市运行。比如实行错时上下班,电梯分层运行
标题:三成电梯故障原因公布 原来是由这个引起的 地址:http://www.diantijob.com/news/hangye/184503.html